
一、綠燈區:建議多攝取的健康食物
高膽固醇問題在香港日益普遍,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約有30%的成年人患有高膽固醇。要有效控制膽固醇水平,飲食選擇至關重要。以下列出多種適合高膽固醇患者多攝取的健康食物,幫助您聰明選擇。
1. 蔬菜:各種蔬菜,特別是深綠色蔬菜
蔬菜富含膳食纖維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且幾乎不含膽固醇。深綠色蔬菜如菠菜、羽衣甘藍、芥蘭等,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和抗氧化劑,能幫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(LDL,即「壞膽固醇」)。建議每日攝取至少3份蔬菜(每份約半碗熟菜),以多樣化種類為佳。
2. 水果:各種水果,但要注意攝取量
水果中的水溶性纖維(如果膠)能與膽固醇結合並排出體外。蘋果、橙、梨等水果特別有益。但需注意水果含天然糖分,建議每日攝取2-3份(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),避免過量導致血糖升高。
3. 全穀類:糙米、燕麥、藜麥
全穀類富含β-葡聚醣等可溶性纖維,能有效降低LDL。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,每日攝取3克燕麥β-葡聚醣可降低5-10%的LDL。建議用糙米、燕麥等替代白米、白麵包等精製穀物。
4. 豆類:黃豆、黑豆、毛豆
豆類是優質植物性蛋白質來源,同時富含異黃酮和膳食纖維。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每週至少食用3-4次豆類,每次約半碗,可顯著改善血脂水平。
5. 堅果與種子:杏仁、核桃、奇亞籽(適量攝取)
堅果含不飽和脂肪酸,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(HDL,即「好膽固醇」)。但熱量較高,建議每日攝取約30克(約一小把)。奇亞籽富含Omega-3,可加入優格或沙拉中食用。
6. 魚類:鮭魚、鯖魚、鮪魚(富含Omega-3脂肪酸)
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,每週食用2-3份富含Omega-3的魚類,可降低15-20%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建議選擇小型魚類以減少重金屬污染風險。
7. 橄欖油、苦茶油
這些油脂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,能改善血脂比例。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建議每日用油量控制在2-3茶匙,並以低溫烹調為佳。
二、黃燈區:適量攝取的食物
有些食物雖然含有膽固醇或飽和脂肪,但適量攝取仍可納入均衡飲食中。香港營養學會建議以下食物需控制份量:
1. 雞蛋:適量食用
過去認為雞蛋膽固醇含量高應避免,但最新研究顯示膳食膽固醇對血膽固醇影響有限。健康成年人每週可食用6-7顆全蛋,高膽固醇患者則建議每週不超過3-4顆,並注意整體飲食搭配。
2. 海鮮:蝦、蟹、花枝(適量食用)
雖然這些海鮮膽固醇含量較高,但同時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。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建議每週可食用2-3次,每次約100-150克,避免與高脂肪醬料同食。
3. 去皮雞胸肉、瘦肉
瘦肉是優質蛋白質來源,但需注意烹調方式。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選擇去皮禽肉和瘦肉,每餐份量控制在80-100克(約一副撲克牌大小),並避免油炸。
4. 低脂乳製品
低脂牛奶、優格等提供鈣質和蛋白質,但全脂乳製品含較多飽和脂肪。香港營養標籤制度建議選擇每100毫升含不超過1.5克脂肪的乳製品,每日1-2份為宜。
三、紅燈區:盡量避免的食物
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指出,以下食物會顯著升高膽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風險,應盡量減少或避免:
1. 高飽和脂肪食物
包括:
- 肥肉(如五花肉、牛腩)
- 全脂乳製品(如奶油、芝士)
- 椰子油、棕櫚油
2. 高反式脂肪食物
主要存在於:
- 人造奶油
- 油炸食品
- 商業烘焙食品
3. 高膽固醇食物(動物內臟)
如豬肝、雞腎、腦等內臟膽固醇含量極高。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,100克豬肝含約400毫克膽固醇,遠超每日建議上限300毫克。高風險人群應避免食用。
4. 精製碳水化合物
白麵包、白米飯、甜點等會快速升高血糖,間接影響血脂代謝。香港糖尿病協會建議用全穀類替代至少一半的精製穀物,以穩定血糖和血脂。
5. 含糖飲料、加工食品
這些食品常含大量添加糖和不良脂肪。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,某些奶茶一杯就含超過50克糖。建議選擇無糖茶、水等健康飲品,並仔細閱讀食品標籤。
控制高膽固醇需要長期飲食調整,建議結合定期運動和醫療監測。香港醫院管理局提供的「3-2-1」原則很實用:每天3份蔬菜、2份水果、1小時運動,配合上述飲食紅綠燈指南,能有效管理膽固醇水平。 三脂甘油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