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了解荷爾蒙失調的原因
荷爾蒙失調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,其成因多元且複雜。生活壓力是首要因素,香港大學2022年研究顯示,超過65%港人因工作壓力導致皮質醇水平異常。飲食習慣亦扮演關鍵角色,過度攝取有荷爾蒙的食物如加工肉品、含激素乳製品,會直接干擾內分泌系統。環境荷爾蒙(如塑化劑、農藥)更潛藏於日常用品中,透過皮膚接觸或呼吸進入人體。
荷爾蒙失調的症狀表現多樣:女性可能出現經期紊亂、皮膚暗沉;男性常見精力下降、肌肉量減少;共通症狀包含持續疲勞、情緒波動、睡眠障礙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症狀常被誤認為單純的亞健康狀態,延誤就醫時機。
穩定血糖:避免胰島素阻抗
胰島素是調控血糖的核心荷爾蒙,長期高糖飲食會導致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遲鈍。選擇低升糖指數(GI值<55)食物是關鍵策略:
- 全穀類:糙米GI值50,遠低於白米的73
- 豆類:鷹嘴豆GI值28,富含植物性蛋白
- 莓果類:藍莓GI值53,含豐富花青素
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,市民每日平均攝取87克添加糖,超出世衛建議2倍。應嚴格限制精製糖攝取,特別注意隱形糖來源如果汁、調味乳。膳食纖維每日建議量為25-30克,可透過奇亞籽(每100克含34克纖維)與牛油果(每顆含10克)補充。
補充必需脂肪酸:Omega-3與Omega-6的平衡
現代飲食中Omega-6與Omega-3比例常達20:1,理想應維持4:1。深海魚類是最佳Omega-3來源:
| 魚類 | 每100克EPA+DHA含量 |
|---|---|
| 鯖魚 | 2.5克 |
| 野生鮭魚 | 1.8克 |
| 沙丁魚 | 1.4克 |
植物性油脂選擇需注意發煙點:亞麻籽油(Omega-3含量53%)適合涼拌;橄欖油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適合中溫烹調。每日攝取30克混合堅果(約手心量),可提供硒、鋅等微量元素,有助甲狀腺荷爾蒙合成。
維護腸道健康:促進荷爾蒙代謝
腸道被稱為「第二大腦」,其菌相直接影響雌激素代謝。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出,持續補充益生菌4週,可降低29%的壓力荷爾蒙水平。發酵食品選擇要點:
- 無糖希臘優格:每杯含150億CFU活性菌
- 傳統味噌:含耐鹽性乳酸菌
- 自製泡菜:保留完整益生菌群
膳食纖維是益生元的重要來源,建議每日攝取5種不同顏色蔬菜。特別推薦洋薊(每100克含8.6克纖維)與秋葵(黏液保護胃壁)。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劑、防腐劑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,應優先選擇完整食物。
提升肝臟解毒功能:幫助荷爾蒙代謝
肝臟負責代謝90%的荷爾蒙,十字花科蔬菜含硫代葡萄糖苷,經分解產生吲哚-3-甲醇:
- 羽衣甘藍:每週3份可提升肝酶活性
- 白花椰菜:建議切碎後靜置10分鐘再烹調
- 芝麻菜:含葉綠素助重金屬排出
薑黃素需與黑胡椒(含胡椒鹼)搭配提升吸收率5倍。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,每日飲用2公升水(體重x30毫升)有助毒素稀釋排出。需特別注意,過量攝取荷爾蒙食物有哪些如動物內臟,反而增加肝臟負擔。 荷爾蒙的食物有哪些
減輕壓力: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
慢性壓力會使腎上腺持續分泌皮質醇,導致「腎上腺疲勞」。香港心理衛生會調查顯示,42%受訪者因壓力出現進食障礙。關鍵營養素:
- 鎂:南瓜籽(每30克含156mg)可鬆弛神經
- 維生素B群:營養酵母含完整B族維生素
- 茶胺酸:綠茶中天然鎮靜成分
呼吸冥想每天10分鐘即可降低壓力指標23%。高強度間歇運動(HIIT)每週3次,每次20分鐘,能平衡壓力荷爾蒙。需避免下午3點後攝取咖啡因,因其半衰期達6小時。
綜合飲食與生活習慣,改善荷爾蒙失調
調整荷爾蒙需多管齊下:清晨曬太陽30分鐘可調節褪黑激素;晚餐距睡眠至少3小時避免血糖波動;每月進行「荷爾蒙斷食」——選擇有機蔬果48小時,減少荷爾蒙食物攝取。香港營養師學會建議,實施飲食調整同時應定期檢測荷爾蒙水平(如DUTCH測試),才能精準評估改善成效。
需特別提醒,某些宣稱能「平衡荷爾蒙」的健康食品可能含藥性成分,應諮詢註冊中醫或功能醫學醫師。建立個人化的荷爾蒙平衡方案,才能真正告別內分泌失調的困擾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