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適易用的餐具或炊具對吃一頓好飯同樣重要。在大風中走了很久,找了個背風的地方坐下來,拿出杯子竹茶匙(bamboo teaspoon)和熱水,沖上一杯咖啡。感覺很棒。
戶外餐具主要有筷子、勺子、鍋和碗。材料和設計是影響餐具和炊具舒適度的主要因素。
以下是餐具中最重要的鍋。
鍋的分類
材料:制作戶外餐具的材料主要有塑料和金屬兩種。
【塑料】
塑料餐具輕便便宜,用金屬器皿使用時不會發出刺耳的聲音。缺點是耐熱性不足,烹飪不方便,耐久性不如金屬餐具。塑料制品大多含有BPA(BPA是一種添加到塑料中的化學物質,過量攝入可能會損害健康)。如果注意,可以選擇標有BPA-free的塑料制品。
【金屬】不鏽鋼或鑄鐵餐具或炊具強度足夠,便宜耐用,缺點是重量大。鋁餐具或炊具經久耐用,重量輕,其中氧化鋁在各方面都比較好,但鋁餐具與金屬接觸時容易發出刺耳的劃痕。鋁制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,使用鋁制餐具時應注意不要燙傷。鈦制餐具或炊具質量最輕,堅固耐用,耐腐蝕性高,缺點是太貴。
【設計】好的設計可以讓一個工具更得心應手,折疊是更好的設計,筷子、勺子、杯子都可以折疊。
餐具清洗
在戶外活動中,中國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餐具。盡管有些餐具可以在戶外即興制作。但也有一些鍋和碗難免會在你吃完後留下油汙和食物殘渣。此時需要清洗鍋和碗。所以,問題來了,這么油,怎么洗?由於輕量化和環保的原則,我們可能不會攜帶洗潔精和肥皂。這時,我們應該動動腦筋。
1.用草木灰清洗。
這是最好最方便的方法,洗的很幹淨。鍋碗瓢盆上的油汙+草木灰+水是肥皂的效果。其實古代簡單的肥皂大概就是這樣做的。草木灰是一種堿性物質,加上油脂會發生化學反應,再加上一些剩混合後會變成簡單的肥皂。記得高中化學講過這個原理。
以後就這樣洗吧。吃完飯,抓一把草木灰,加點水。為達到更好的效果,可再抓一把松針或其它草(只要沒有毒)來回刷幾次就很幹淨了。另外,我建議你的草木灰應該是純的。不要把塑料袋燒在篝火裏。畢竟會有風險。
2.用泥土清理。
在沒有草木灰的情況下,在岸邊挖一些泥土也是可以的。例如河灘細沙+樹葉,湖邊黃土等。洗滌方法大同小異,來回輕輕刷幾次就很幹淨了。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,就是沙子容易磨損炊具。另一個問題是接受這種做法需要一些時間。
用紙巾擦拭。
普通人會把紙巾帶到野外,可以先用水洗厚,用紙巾擦拭粘在鍋上的油汙。這種方法不會很幹淨,但可以保證儲物鍋和餐具後不會有太多的油汙汙染登山包或衣服。假如你不嫌棄,下次直接也沒問題。
綜上所述,用草木灰清潔油汙最有效,偶爾可以使用另外兩種方法。野外求生需要更多的實踐才能掌握和發明更多的野外求生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