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ET/CT 掃描的重要性與應用
PET/CT 掃描(正電子電腦掃描)是現代醫學影像技術中的重要工具,結合了正離子掃描(PET)與電腦斷層掃描(CT)的優勢,能夠提供更精準的診斷結果。這種技術廣泛應用於癌症診斷、心臟病評估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的檢測中。由於其高靈敏度與特異性,PET/CT 掃描成為許多疾病早期發現與治療規劃的關鍵工具。然而,許多患者在考慮進行 PET/CT 掃描時,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便是「pet scan 價錢」以及相關的費用細節。
PET/CT 掃描價格範圍:公立醫院 vs. 私立醫院,不同地區價格差異
PET/CT 掃描的價格因地區、醫院類型及設備先進程度而異。在香港,公立醫院的 PET/CT 掃描價格相對較低,約為港幣 15,000 至 20,000 元,但需符合特定條件且等待時間較長。私立醫院的價格則較高,範圍約在港幣 25,000 至 40,000 元之間,但提供更快的預約與更靈活的服務。以下表格列出香港主要醫院的 PET/CT 掃描價格範圍:
| 醫院類型 | 價格範圍(港幣) |
|---|---|
| 公立醫院 | 15,000 - 20,000 |
| 私立醫院 | 25,000 - 40,000 |
此外,不同地區的價格也可能有所差異,例如九龍區的私立醫院價格可能略低於港島區。
影響 PET/CT 掃描價格的因素
PET/CT 掃描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使用的放射性藥物種類、掃描範圍(全身或局部)、以及醫院等級與設備先進程度。以下是主要影響因素:
- 放射性藥物種類:不同藥物成本差異大,例如 FDG(氟代脫氧葡萄糖)是常見的放射性藥物,但某些特殊病例可能需要其他藥物,價格會更高。
- 掃描範圍:全身掃描的價格通常比局部掃描高出 20% 至 30%。
- 醫院等級與設備:擁有最新型 PET/CT 設備的醫院收費較高,但影像品質與診斷準確性也相對提升。
健保給付 PET/CT 掃描的條件
在香港,健保(醫管局)對 PET/CT 掃描的給付有嚴格條件,主要適用於特定癌症診斷與治療評估。以下是健保給付的主要條件:
- 符合健保適應症的疾病種類,如肺癌、淋巴癌等。
- 需通過事前審查,由主治醫師提交申請並提供相關病歷證明。
- 自費與健保給付的差異:健保給付僅涵蓋部分費用,患者仍需負擔部分自費金額。
如何降低 PET/CT 掃描費用?
對於需要自費進行 PET/CT 掃描的患者,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降低費用:
- 比較不同醫院的價格:建議先詢問多家醫院,了解價格差異。
- 詢問補助方案:部分醫院或慈善機構提供經濟援助計劃。
- 考慮購買相關保險:某些醫療保險涵蓋 PET/CT 掃描費用,投保前需確認條款。
PET/CT 掃描前後的注意事項
進行 PET/CT 掃描前,患者需注意以下事項:
- 飲食:掃描前 4 至 6 小時需禁食,避免影響影像結果。
- 用藥:部分藥物可能需暫停服用,需事先與醫師討論。
- 特殊狀況告知:如懷孕、哺乳或患有糖尿病,需提前告知醫護人員。
選擇適合自己的 PET/CT 掃描方案
PET/CT 掃描的價格與條件因人而異,患者應根據自身需求與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方案。建議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,了解健保給付條件與自費選項,並比較不同醫院的服務與價格,以做出最明智的決定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