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什麼是PET Scan?原理與應用範圍
PET Scan(正電子斷層掃描)是一種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,透過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顯影劑,偵測體內細胞的代謝活動。其原理是基於癌細胞或病變組織通常比正常細胞有更高的代謝率,因此會吸收更多顯影劑,從而顯示在影像上。pet scan 作用廣泛,主要用於癌症診斷、分期、治療效果評估,以及心臟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檢查。
在香港,PET Scan 已成為癌症診斷的重要工具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,2022年約有30%的癌症患者曾接受PET Scan檢查。這種技術不僅能早期發現腫瘤,還能幫助醫師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。
檢查前的飲食準備
檢查前一週的飲食調整建議
為了確保PET Scan結果的準確性,檢查前一週應避免高糖飲食,因為血糖過高可能影響顯影劑的吸收。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和蔬菜,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。
檢查前一天的飲食重點
檢查前24小時應嚴格遵守低糖飲食,避免含糖飲料、甜點和水果。可以適量攝取瘦肉、魚類和蛋類等優質蛋白質。晚上10點後需禁食,但可以飲用清水。
檢查當天的飲食禁忌
檢查當天早上完全禁食,包括口香糖和糖果。只能飲用清水,且檢查前4小時應停止飲水。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,應與醫師討論胰島素用藥調整。
特殊族群的飲食注意事項
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
糖尿病患者在接受PET Scan前需嚴格監控血糖,理想空腹血糖值應控制在4-7 mmol/L之間。檢查前一天晚上可能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,但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的考量
由於顯影劑可能影響胎兒發育,孕婦一般不建議接受PET Scan。哺乳期婦女檢查後需暫停哺乳24-48小時,期間應定時擠奶並丟棄。
腎功能不佳者的注意事項
腎功能不全患者需特別注意顯影劑的代謝問題,檢查前應評估腎功能指標(eGFR),必要時需進行水化治療以加速顯影劑排出。
檢查當天的詳細流程
報到、更衣、測量血糖
檢查當天需提前30分鐘報到,更換檢查服並移除金屬物品。護士會先測量血糖,確保符合檢查標準(通常
靜脈注射顯影劑
合格後將注射FDG顯影劑,注射後需在安靜、昏暗的房間休息45-60分鐘,避免活動和說話,以確保顯影劑均勻分佈。
掃描室環境介紹
PET Scan儀器是一個大型環狀結構,檢查床會緩慢通過掃描環。室溫通常較低,如有需要可要求毯子。
掃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掃描時需保持靜止,通常需要15-45分鐘。技術人員會透過對講機與您溝通,如有不適應立即告知。
掃描後的身體反應與處理
常見的副作用與緩解方法
大多數人無明顯不適,少數可能出現輕微頭暈或注射部位不適。多喝水有助於加速顯影劑排出,建議檢查後24小時內飲用2000-3000ml水。
何時需要尋求醫療協助
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(呼吸困難、皮疹)、持續嘔吐或劇烈頭痛,應立即就醫。香港公立醫院急診室對放射性檢查後的不良反應有專門處理流程。
如何解讀PET Scan報告?
報告中的常見術語解釋
- SUV值(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):反映組織吸收顯影劑的程度,通常SUV>2.5可能提示惡性病變
- FDG avid:表示組織對顯影劑有明顯吸收
- Metastasis:轉移病灶
與醫師討論報告結果的重要性
PET Scan結果需結合其他檢查和臨床表現綜合判斷,切勿自行解讀。香港醫管局建議患者與主診醫師詳細討論報告,了解後續治療方案。
PET Scan的風險與替代方案
PET Scan的輻射量約為7-10 mSv,相當於2-3年的自然背景輻射。替代方案包括CT、MRI或超聲波檢查,但這些技術在檢測代謝活動方面不如PET Scan敏感。對於某些特定情況,如早期肺癌篩查,低劑量CT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
總結:PET Scan 掃描全攻略,讓您安心接受檢查
了解PET Scan 作用及完整流程能幫助患者減輕焦慮,獲得最佳檢查效果。香港多間醫院提供PET Scan服務,包括養和醫院、港安醫院等私營機構,以及瑪麗醫院、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公立醫院。檢查前充分準備,檢查後適當護理,PET Scan將成為診斷疾病的有力工具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