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
漸凍人症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, ALS)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,主要影響運動神經元,導致肌肉無力、萎縮,最終影響呼吸功能。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,但若能及早發現,對於後續治療與生活品質的維持至關重要。
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肢體無力和肌肉萎縮。患者可能會發現手部或腳部肌肉逐漸無力,例如拿筷子、扣鈕釦變得困難,或是走路時容易絆倒。這些症狀通常從一側肢體開始,逐漸擴散到其他部位。此外,肌肉萎縮可能伴隨肌肉跳動(fasciculations),這是運動神經元受損的典型表現。
另一個常見的早期症狀是言語不清和吞嚥困難。當疾病影響到延髓區域的運動神經元時,患者可能會出現構音障礙(dysarthria),說話變得含糊不清,甚至聲音沙啞。吞嚥困難則可能導致進食時嗆到,或是食物殘留在口腔內。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。
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:
- 肌肉痙攣或抽筋
- 情緒不穩定(假性延髓情緒,Pseudobulbar Affect)
- 體重下降(因吞嚥困難導致營養攝取不足)
值得注意的是,漸凍人症不會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(除非合併額顳葉退化),因此早期患者通常意識清晰,這也使得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更加沉重。
診斷流程
漸凍人症的診斷是一個排除性過程,需要結合多種檢查結果與臨床表現。由於沒有單一確診的檢測方法,醫師通常會進行一系列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。
神經學檢查是診斷的第一步。醫師會評估患者的肌肉力量、反射、協調性以及是否有肌肉萎縮或跳動。漸凍人症患者通常表現為上運動神經元(肌肉張力增加、反射亢進)和下運動神經元(肌肉無力、萎縮)混合的症狀。
肌電圖(EMG)是診斷漸凍人症的關鍵工具。它可以檢測肌肉和運動神經元的電活動,幫助確認是否有神經元損傷。EMG能夠發現即使臨床尚未表現出症狀的肌肉異常,對於早期診斷極具價值。
神經傳導速度檢查(NCS)通常與EMG一起進行,用於評估神經傳導功能。在漸凍人症中,運動神經傳導可能輕度減慢,但感覺神經傳導通常正常,這有助於與其他周圍神經病變區分。
磁振造影(MRI)主要用於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的疾病,例如頸椎病變或多發性硬化症。漸凍人症患者的MRI通常顯示正常,或僅有輕微的非特異性變化。
其他輔助檢查包括:
- 血液檢查: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維生素缺乏或其他代謝性疾病
- 腰椎穿刺:必要時用於排除感染或發炎性疾病
- 呼吸功能測試:評估呼吸肌受影響程度
鑑別診斷
漸凍人症需要與多種疾病進行鑑別,因為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可能表現出類似的症狀。正確的鑑別診斷對於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至關重要。 類固醇反彈
頸椎病是常見需要鑑別的疾病,特別是當症狀主要出現在上肢時。頸椎病變可能壓迫脊髓,導致上肢無力、肌肉萎縮,但通常會伴隨頸部疼痛、感覺異常等症狀,且MRI可顯示明確的脊髓壓迫。 香港仔中醫
多發性硬化症(MS)也可能表現為肢體無力和協調障礙,但MS通常有緩解與復發的病程,且MRI可見到典型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變。此外,MS患者較少出現肌肉萎縮和明顯的肌肉跳動。
其他需要鑑別的疾病包括:
-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
- 肯尼迪氏症(Kennedy's disease)
- 重金屬中毒(如鉛、汞)
- 某些遺傳性神經病變
鑑別診斷的重要性在於,某些可治療的疾病(如頸椎病、重金屬中毒)若被誤診為漸凍人症,可能錯失治療良機。因此,全面的評估與檢查是確診前不可或缺的步驟。
基因檢測在診斷中的作用
約5-10%的漸凍人症病例具有家族遺傳性,稱為家族性漸凍人症(FALS)。對於這些患者,基因檢測可以提供重要的診斷資訊。
目前已知與家族性漸凍人症相關的基因突變包括:
- SOD1(約20%的FALS病例)
- C9ORF72(最常見,佔FALS的30-40%)
- TARDBP(編碼TDP-43蛋白)
- FUS(約5%的FALS病例)
基因檢測的適用情況包括:
- 有明確家族史的患者
- 年輕發病(
- 某些特殊臨床表現(如伴有額顳葉痴呆)
然而,基因檢測也有其局限性。首先,即使檢測到已知突變,也無法預測疾病進展速度或嚴重程度。其次,陰性結果並不能排除漸凍人症的診斷,因為仍有許多未知基因可能與疾病相關。此外,基因檢測涉及複雜的倫理問題,特別是對於無症狀家族成員的檢測,應謹慎評估並提供適當的遺傳諮詢。
延誤診斷的風險與預防
由於漸凍人症早期症狀不具特異性,且缺乏確診的生物標記,平均診斷延遲時間可達12-14個月。這種延誤可能導致患者錯失參與臨床試驗或早期介入的機會。
早期發現的意義重大:
- 可及早開始疾病修飾治療(如riluzole、edaravone),可能延緩疾病進展
- 有時間規劃未來的照護需求(如呼吸支持、營養支持)
- 可參與臨床試驗,推動醫學進展
- 有充分時間進行心理調適與家庭溝通
根據香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協會的數據,香港每年約有50-60例新診斷的漸凍人症病例。提高公眾和醫療人員對疾病早期症狀的認識,是縮短診斷延遲的關鍵。
對於出現可疑症狀者,建議:
- 及早就醫,特別是症狀持續或進展時
- 尋求神經專科醫師評估
- 詳細記錄症狀發展的時間線
- 必要時尋求第二意見
雖然目前漸凍人症仍無法治癒,但早期診斷與適當介入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,並為未來可能的治療突破做好準備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