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口護理新手指南:從選擇到日常護理全攻略

造口護理

什麼是造口?為什麼需要造口?

造口是一種外科手術,通過在腹部開一個開口,將腸道或尿路直接連接到體外,以排泄廢物。這種手術通常用於治療腸道疾病(如大腸癌、克隆氏症)或尿路問題(如膀胱癌)。根據香港造口人協會的統計,香港每年約有2000名患者接受造口手術。造口不僅是生理上的改變,也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心理狀態產生深遠影響。因此,掌握正確的造口護理知識至關重要。

造口類型介紹

迴腸造口

迴腸造口是將小腸末端(迴腸)連接到腹部的造口。這種造口的排泄物通常較稀且含有消化酶,容易刺激皮膚,因此需要更頻繁的更換造口袋和更細緻的皮膚護理。

結腸造口

結腸造口是將大腸的一部分連接到腹部的造口。根據位置不同可分為升結腸造口、橫結腸造口和降結腸造口。排泄物的稠度會因造口位置而異,越靠近直腸的造口排泄物越成形。

尿路造口

尿路造口是將輸尿管直接連接到腹部的造口,用於排泄尿液。這種造口需要特殊的尿液收集裝置,且由於尿液持續排出,更需要防漏設計的造口袋。

不同造口的特性與護理差異

  • 迴腸造口:排泄物稀、腐蝕性強,需2-3天更換造口袋
  • 結腸造口:排泄物較成形,可3-5天更換
  • 尿路造口:需使用防逆流設計的尿路造口袋

造口用品選擇

造口袋選擇

造口袋主要分為單件式和雙件式兩種:

類型 優點 缺點
單件式 使用簡單、價格較低 更換時需全部移除
雙件式 可單獨更換袋子、調整角度 價格較高、體積較大

底盤選擇

底盤的選擇需考慮造口形狀和皮膚狀況:

  • 弧形底盤:適合凸出的造口
  • 平面底盤:適合平坦的造口
  • 加強黏性底盤:適合多汗或油性皮膚

造口日常護理步驟

正確的造口護理步驟包括:

  1. 準備所有用品(新造口袋、剪刀、量尺、清潔用品等)
  2. 輕柔移除舊造口袋,從上往下撕除
  3. 用溫水和中性清潔劑清潔造口周圍皮膚
  4. 檢查造口顏色(正常應為粉紅色)和周圍皮膚狀況
  5. 測量造口大小,裁剪底盤開口(比造口大1-2mm)
  6. 從下往上貼合新造口袋,用手掌按壓確保密封

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
造口周圍皮膚刺激或紅腫

這通常是排泄物接觸皮膚或對黏膠過敏所致。解決方法包括:使用皮膚保護膜、更換低過敏性底盤、確保造口袋開口貼合緊密。

造口袋滲漏

滲漏可能因底盤不合適或安裝不當造成。應檢查:底盤大小是否正確、黏貼時皮膚是否乾燥、造口是否凸出過多。

飲食注意事項

造口患者的飲食原則:

  • 避免易產氣食物:豆類、碳酸飲料、嚼口香糖
  • 控制高纖食物攝取以防阻塞
  • 保持充足水分,特別是有迴腸造口的患者
  • 新食物應逐樣嘗試,觀察身體反應

心理調適

接受造口手術後的心理調適非常重要:

  • 給自己時間適應身體變化
  • 與信任的人分享感受
  • 參加造口人支持團體(如香港造口人協會)
  • 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幫助

造口護理的重要性與長期照護建議

良好的造口護理能預防併發症、維持生活品質。建議定期回診檢查、學習最新護理技巧、保持積極心態。隨著技術進步,現代造口用品已能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和舒適度,讓造口患者能繼續享受充實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