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電話借錢詐騙的現況與威脅
近年來,隨著科技進步,詐騙手法也日益翻新,其中「電話借錢」詐騙更是層出不窮。根據香港警務處的統計數據,2022年香港共錄得超過1,500宗電話詐騙案件,其中涉及「電話借錢」的案例佔比高達30%。這類詐騙不僅造成受害者財產損失,更對社會信任體系造成嚴重衝擊。詐騙分子通常利用人們的同情心或急迫感,透過電話或簡訊誘騙受害者上當。尤其在香港這樣的高壓社會中,許多人因生活壓力大而容易輕信「快速借錢」的誘惑,進而落入詐騙陷阱。
常見的電話借錢詐騙類型
電話借錢詐騙手法多樣,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類型:
假冒銀行貸款詐騙
詐騙分子會冒充銀行職員,聲稱可以提供低息貸款或快速審批的借貸服務。他們通常會要求受害者提供個人資料,如身份證號碼、銀行帳戶資訊,甚至要求預付「手續費」或「保證金」。一旦受害者上當,不僅借不到錢,反而會損失一筆費用。
假冒親友借錢詐騙
這類詐騙分子會偽裝成受害者的親友,透過電話或簡訊聲稱急需用錢,要求受害者轉帳或提供現金。他們往往利用人們對親友的信任,製造緊急情境,讓受害者來不及查證就匆忙轉帳。
釣魚網站和惡意APP詐騙
詐騙分子會發送含有釣魚網站連結的簡訊,誘導受害者點擊並輸入個人資料。有些甚至會要求下載惡意APP,藉此竊取銀行帳戶資訊或遠端操控手機。這類詐騙手法技術性較高,但危害性極大。
如何識破電話借錢詐騙?
面對電話借錢詐騙,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提高警覺:
辨識可疑電話號碼
詐騙電話通常來自陌生號碼或國際號碼。香港警務處建議,若接到以「+852」開頭的電話,需特別警惕,因為這可能是詐騙分子偽造的本地號碼。此外,若來電顯示為「私人號碼」或「未知號碼」,也應保持戒心。
警惕不尋常的語氣和要求
詐騙分子往往會使用高壓話術,例如聲稱「若不立即處理,將面臨法律後果」或「這是限時優惠,錯過就沒了」。若對方語氣急促或要求立即轉帳,極可能是詐騙。
查證資訊的真偽
無論對方聲稱是銀行職員還是親友,都應先掛斷電話,再透過官方管道查證。例如,若對方聲稱來自某銀行,可撥打該銀行的官方客服電話確認。
預防電話借錢詐騙的技巧
除了識破詐騙,我們還應主動採取預防措施:
安裝防詐騙APP
香港警務處推薦市民安裝「防騙視伏器」APP,該應用程式能即時識別可疑電話和簡訊,並提供詐騙警示。此外,市面上也有多款防詐騙APP,如「Whoscall」,可幫助過濾詐騙電話。
定期更新手機安全設定
確保手機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保持最新版本,以修補安全漏洞。同時,應關閉「未知來源」的APP安裝權限,避免下載惡意軟體。
培養防詐騙意識
多關注警方或銀行發布的防詐騙資訊,並與家人朋友分享。香港金融管理局定期舉辦防詐騙講座,市民可踴躍參與,提升自我保護能力。
提高警覺,共同打擊電話借錢詐騙
電話借錢詐騙不僅是個人問題,更是社會公害。唯有提高警覺,並透過科技與教育雙管齊下,才能有效遏制這類犯罪。若接到可疑電話,應立即報警或向相關機構舉報。讓我們攜手合作,共同打造一個更安全的金融環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