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紫癜治療:家長必知的護理要點

紫癜治療

一、兒童紫癜的特點

兒童紫癜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血管炎性疾病,主要表現為皮膚紫紅色皮疹、關節痛、腹痛等症狀。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,兒童紫癜可分為以下幾種常見類型:

  • 過敏性紫癜(Henoch-Schönlein purpura, HSP):最常見的類型,多發生於2-10歲兒童,病因與感染、過敏反應等有關。
  •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(ITP):由於血小板數量減少導致,常見於病毒感染後。
  •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(TTP):較為罕見,但病情嚴重,需及時治療。

兒童紫癜的症狀表現多樣,主要包括:

  • 皮疹:多見於下肢和臀部,呈對稱分佈,按壓不褪色。
  • 腹痛:約50%-75%的患兒會出現腹痛,嚴重時可能伴隨消化道出血。
  • 關節痛:多見於膝關節和踝關節,可能伴隨腫脹。
  • 腎臟損害:部分患兒可能出現血尿或蛋白尿,需密切監測。

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兒童紫癜的發病率約為每年10-20例/10萬兒童,其中過敏性紫癜佔比最高。家長若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
二、兒童紫癜的診斷

兒童紫癜的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,以下是常見的診斷步驟:

1. 醫生問診和體格檢查

醫生會詳細詢問患兒的病史,包括近期感染史、藥物使用史等,並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,重點觀察皮疹的分佈、關節腫脹情況及腹部壓痛等。

2. 實驗室檢查

以下檢查是診斷兒童紫癜的關鍵:

  • 血常規:檢查血小板數量,排除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。
  • 尿常規:檢測是否有血尿或蛋白尿,評估腎臟受累情況。
  • 凝血功能檢查:評估出血風險。

3. 必要時進行其他檢查

若懷疑腎臟受累,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腎臟B超或腎活檢;若腹痛嚴重,可能需要腹部超聲或CT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。 撥筋香港

三、兒童紫癜的治療方案

兒童紫癜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類型制定個體化方案,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
1. 一般治療

輕症患兒可通過臥床休息和飲食調理緩解症狀:

  • 臥床休息:減少活動,避免關節負荷過重。
  • 飲食調理: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2. 藥物治療

對於病情較重的患兒,醫生可能會開具以下藥物:

  • 類固醇:如潑尼松,用於緩解關節痛和腹痛。
  • 免疫抑制劑:如環磷酰胺,用於嚴重腎臟受累的患兒。

3. 對症治療

根據患兒的具體症狀,可能需要止痛藥(如撲熱息痛)或止血藥物(如維生素K)。

四、兒童紫癜的居家護理要點

家長在居家護理中需注意以下幾點:

1. 飲食管理

患兒的飲食應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,避免以下食物:

  • 辛辣、油炸食品
  • 海鮮等易致敏食物
  • 過冷或過熱的食物

2. 皮膚護理

保持皮膚清潔乾燥,避免搔抓皮疹,可使用溫和的保濕霜緩解皮膚不適。

3. 觀察病情變化

家長需密切觀察患兒的症狀變化,如皮疹是否加重、是否出現血便或血尿等,並及時就醫。

4. 定期複診

即使症狀緩解,也需按醫生建議定期複診,尤其是監測腎功能。

五、兒童紫癜的心理護理

疾病可能對兒童的心理造成影響,家長需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支持: 芒種節氣食物

  • 鼓勵孩子表達感受:讓孩子說出對疾病的恐懼或不安。
  • 與孩子一起面對疾病:通過繪本或遊戲幫助孩子理解疾病,減輕心理壓力。

總之,兒童紫癜的治療和護理需要家長、醫生和患兒的共同努力。通過科學的紫癜治療和細心的護理,大多數患兒可以完全康復。